摇手柄的时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对吧?直到某天戴着耳机打《赛博朋克2077》,背景里那段合成器音浪突然让人手指发烫,这才发现电音和游戏根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。今天我们聊聊打游戏必听的十大电音,这些曲子能让我们在虚拟世界里多长出三根手指——虽然实际做不到,但节奏确实能让人产生这种幻觉。

真正的好电音会钻进游戏手柄的缝隙里,和我们的肌肉记忆达成秘密协议
让像素跳舞的电流脉冲
1.马丁·盖瑞斯的《Animals》属于那种开局就掀桌子的类型,前奏像有人往脑内倒了整罐跳跳糖。特别适合竞速类游戏弯道超车,轮胎摩擦声和鼓点会形成奇妙共振。
2.烟鬼组合的《Closer》更适合开放世界闲逛时刻,那种带着呼吸感的旋律,和骑马看夕阳的场景莫名相配。注意别跟着哼唱,否则游戏角色会跟着节奏扭起来。
3.蠢朋克《Harder,Better,Faster,Stronger》根本是写给格斗游戏的说明书,每个连招节点都和节拍严丝合缝。试过用这首歌打《街霸》的人都说,波动拳出手速度确实快了0.3秒。
电子深渊里的隐藏Boss
4.Deadmau5的《Strobe》长达十分钟,适合当策略游戏的思考BGM。中间那段钢琴像是给大脑开了散热模式,玩《文明》时能忍住不莽撞出兵。
5.瑞典浩室黑手党的《Don'tYouWorryChild》藏着某种魔法,射击游戏换弹夹的枯燥间隙,副歌正好撞上肾上腺素峰值。子弹打光时那句歌词出现,简直像系统安排的嘲讽。
6.波特罗宾逊的《Shelter》带着十六位机的怀旧电流,最适合像素风独立游戏。某个瞬间会让人分不清是游戏音乐还是播放器里的声音,这种错位感很上瘾。
赛博格才会懂的震动频率
7.棉花糖的《Alone》建议在恐怖游戏里使用,阴森地图搭配甜蜜旋律产生的反差,比JumpScare更能让人起鸡皮疙瘩。注意音量别开太大,邻居会以为我们在举行驱魔仪式。
8.小号手TimmyTrumpet的《Freaks》根本是动作游戏的物理外挂,那段小号solo响起时,连《只狼》的Boss战都显得没那么可怕了。当然该死的还是得死。
9.虚拟偶像初音未来的《千本樱》属于meta级选择,打音游时播放就像在俄罗斯套娃。电子歌姬的声音从两个声道同时进攻,有种被数字神明双重祝福的错觉。
第十首留给我们的耳机漏电时刻——当《Faded》的副歌突然切入,而游戏角色正好从高处坠落,这种跨次元的同步率会让人忘记呼吸
有些曲子之所以成为经典,是因为它们能绕过理性直接和手指对话。我们可能在第三关就耗尽血条,但耳膜还在接收着来自电子世界的摩尔斯电码。今天列出的这些声音碎片,不过是游戏记忆的另一种存档方式。下次按下开始键前,不妨让电流先流过脊柱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