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半决赛,RNG对阵SKT的第五局BP画面至今让人挠头——为啥红色方的RNG死活不ban加里奥?这个问题就像根鱼刺,卡在老玩家喉咙里八年了。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透这个经典战术悬案。

先搞懂加里奥为啥这么猛
这个披着石像鬼外皮的法师,在重做后简直是个移动堡垒:
-
支援速度堪比高铁 :大招能跨越半个地图砸人脸上
-
控制链让人自闭 :嘲讽接击飞,队友闭着眼都能跟输出
-
出装灵活得像变色龙 :既能堆法强秒人,又能出肉恶心对手
当时的Faker拿着加里奥,就像关羽骑上赤兔马——在团战里七进七出,RNG的阵型每次都被冲得七零八落。
当时BP到底怎么想的?
赛后纪录片透露了些线索,但真相可能更复杂:
1.
头铁式自信 :"我们能破解"想法,在竞技体育里就像减肥时馋烧烤——容易上头
2.
战术储备不足 :备用的counter pick可能练得不够熟
3.
心理博弈玩脱了 :总想着下一局该ban了,结果被拖到决胜局
有个细节特别有意思,第四局RNG其实试过用飞机counter,效果还行但没坚持到底。这就好比吃火锅时,发现微辣不够爽,突然改特辣结果辣到喷火。
选手视角的难处
设身处地想,当时的决策压力有多大:
- Uzi的薇恩确实天秀,但需要三个ban位保护
- 中路小虎英雄池被重点照顾
- 打野香锅的绝食流打法需要特定阵容配合
就像考试时最后一道大题,明知道该选C,手却不由自主写了B。职业选手在高压下,有时候判断确实会走形。
换个角度想想
其实ban不ban加里奥都是两难:
- 要是ban了,Faker反手掏出瑞兹/发条可能更糟
- 放出来虽然难打,但至少有预案
- SKT的战术体系就像俄罗斯套娃,ban一个还有下一个
那年SKT的团队协作堪称艺术品,加里奥只是最显眼的画笔。RNG教练组可能觉得,与其拆东墙补西墙,不如硬刚到底。
这事给电竞圈的启示
1.
版本理解要超前 :别等对手玩成招牌才反应过来
2.
心理素质得练 :BO5最后一局,比的就是谁脑子清醒
3.
备胎计划很重要 :关键时刻不能只有A方案
现在回头看,这个决策就像青春期做的傻事——当时觉得酷毙了,成熟后才明白有多中二。但正是这种"不完美"让电竞比赛充满人情味。
要说个人看法啊,这种史诗级对决就像陈年老酒,越品越有味道。输赢固然重要,但留给观众的讨论空间,反而是电竞最迷人的地方。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?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