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游戏最怕什么?不是猪队友不是卡成PPT,而是角色动起来像穿了十层秋裤。今天这份 搞笑游戏手感排行榜 专治各种操作便秘,带我们看看哪些游戏能把搓玻璃搓出铁砂掌的快乐。排名不分先后,纯属深夜试玩笑到打鸣的产物。

有些游戏走路像在太空游泳,有些打架像在拍蚊子,但快乐从不缺席。
物理引擎成精组
1.那个让牛顿棺材板压不住的摩托车游戏,转弯时轮胎和地面摩擦出爱的火花,车身却能原地托马斯回旋。开发组可能觉得摩擦力是封建迷信。
2.某格斗游戏角色出拳后,整条胳膊会像橡皮糖拉长半米。被打中的敌人会表演瞬移三连,仿佛在说"拳头不错,下次别打了"3.著名跳水模拟器(自称跑酷游戏),角色起跳那刻就像被隐形的蹦床弹射。落地时膝盖突然学会三段缓冲,完美诠释什么叫"膝盖献祭给物理学"操作反人类联盟
1.需要同时按住四个键才能发动的必杀技,让我们的手指扭成麻花。最绝的是这招威力只够打掉敌人一根头发。
2.号称"真实驾驶体验"赛车游戏,方向盘灵敏度调到最低依然像在甩流星锤。路边的护栏对车辆有谜之吸引力。
3.某恐怖游戏转身速度慢得像生锈的旋转门,怪物都快贴脸了,主角还在优雅地跳华尔兹。恐惧感全转化成对UI设计的愤怒。
手感玄学大奖
1.角色碰撞体积(判定范围)是个谜。明明离墙还有两米远,突然就表演脸刹。敌人子弹离着八丈远,血条突然蒸发。
2.打击音效像在敲塑料桶,但踩到一片树叶却爆发核弹级音浪。建议改名叫《关于我转生成为音效师那件事》。
3.QTE(快速反应按键)出现的速度,让人类反应时间显得像树懒。失败动画倒是做得异常精致,生怕我们看不清怎么死的。
有些游戏策划可能把手感理解成了行为艺术。角色跑步像踩着弹簧高跷,射击后坐力大得能把人掀翻,跳跃滞空时间足够泡碗面。
但奇怪的是,这种荒诞反而催生出独特的快乐 ,就像明知过山车吓人还是忍不住要坐。
隐藏快乐密码
1.BUG变特色的典范,角色卡进墙里后开启穿墙模式,意外达成速通成就。论坛里全在研究如何稳定触发这个"隐藏技能"。
2.物理引擎突然罢工时,敌人会变成抽搐的舞蹈团。本该紧张的战斗瞬间变成喜剧剧场,比任何官方彩蛋都有趣。
3.联机游戏里集体模型错位,所有人顶着扭曲的姿势认真打架。赛后回放像在看毕加索的画作展开,谁还记得原本要赢这回事。
真正的好手感不一定是精准如手术刀,而是让错误都变成值得回味的笑料。
那些操作起来像在驯服野生拖拉机的游戏,反而让我们记住了和朋友笑到缺氧的夜晚。下次遇到走路打滑的角色,不妨当作策划埋的冷笑话。
